寶貴的生態建設資源,更應該合理規劃。殺死濕地的,可能是一片沒有生命的森林。
進行之中的
沿海防護林帶建設
5月11日,我們的推送描述了目前的情況(種樹,也有可能種出的是綠色荒漠)。
根據有關部門的計劃,位于臨港新片區濱海區域-南匯東灘地區的堤內蘆葦地將被填埋。種樹1萬畝的指標之下,濕地計劃被人為改造成杉樹林。
我們查閱了這一工程的背景是“沿海防護林體系”的建設。在這一防護林體系的規劃之中,通過海岸基干林帶、紅樹林、農田林網、城鄉綠化和荒山綠化等,加上濱海濕地共同構建起“綠色系統工程”。項目的預期,是建設一個著眼于生態安全的“防護林綜合體”,善莫大焉。
在現場,我們看到的場景和我們的想象并不相同。
挖掘機推開的,是自然的濕地
施工地點緊靠堤內,是以蘆葦地和水塘為主的典型濕地生態系統。在我們觀察期間仍然不斷水鳥被驚起。現在正值瀕危鳥類震旦雅雀和斑背大尾鶯的繁殖期,還不斷可以見到東方大葦鶯、大杜鵑、黃葦鳱等鳥類的繁殖行為。這樣的施工嚴重干擾了繁殖鳥類。
蘆葦地外面看過去是簡單施工,而從高空俯瞰,這片濕地的面貌已經徹底改變
我們的無人機升起之后,看到挖土機推開的是大片自然的濕地。濕地之中的流水被排干,地表被裝載卡車運來的一車車土方填高。
濕地、蘆葦地、
和人工杉樹林
這片土地原生的蘆葦,是禾本科的高大禾草,廣布全球。看似普通的蘆葦,是大片土地上的原生物種。所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之中的“葭”指的就是蘆葦,成為了水色景觀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蘆葦大多都生于水邊、沼澤地等濕生環境,有些品系對于高鹽堿的環境具有強耐受性,可以在圍墾出來的海邊灘地迅速生長,形成濕地生態系統。
建設林地,需要排空濕地流水,拉來土方墊高土地
由蘆葦和荻等其他耐鹽堿植物共同營建的濕地生態系統,能夠有效地凈化水體,一邊吸收和蓄積污染物,一邊促進微生物對污染物的利用和降解。
在南匯邊灘這樣的區域,蘆葦之所以能夠迅速的擴張依靠的是它對于長江口淤積環境的適應性。盡管淤泥松軟不定,但是蘆葦發達的地下莖在泥土下延伸、蔓延,編制出一張巨網,使得蘆葦得以牢牢的攀附在軟爛的河灘之上,同時保護著泥土不被輕易沖刷走。
污染物清除、水土保持、潮水流速降低,更不用說鳥類、魚類、兩棲和爬行動物棲息地的維持。這些是蘆葦地和水塘構成的濕地生態系統無可替代的重要生態功能。
營建中的杉樹林,對比遠處的蘆葦地濕地
營建中的杉樹林和遠處的蘆葦地濕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水和沒有水,有鳥和沒有鳥,有綠色的地表覆蓋物和沒有綠色地表覆蓋物。
杉樹林成活率
我們猜測到人工種植杉樹的成活率可能偏低,但是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俯瞰的場景。大片的林木死亡,這是在地面清除雜草、補種死樹等維護下的林木建設。
無論是和蘆葦-水塘濕地對比,還是單獨考察杉樹林的存活率,我們都有疑惑
——這是我們想要的沿海防護林體系么?
森林覆蓋率
不是唯一的綠水青山指標
不是唯一的防護體系組成
長江入海口的地理區位、江南水鄉的農耕文化以及沖積平原的生態特色,決定了上海一方面沒有原始森林的積淀,另一方面也無法開展大面積的林地建設,“農林水復合,林田湖相間”已成為上海重要的生態特色。
看似荒蕪的濕地,實際上是上海生態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目前,作為上海地區野生動植物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南匯東灘濕地沒有列入上海市重要濕地名錄,缺乏相應的保護機制。濕地區域的管理又涉及到林業,漁業,國土,城建等多個部門的利益沖突,難以協調一致。
由于評價體系的缺乏,很多人傳統觀念中認為蘆葦地和光灘是對于土地資源的浪費,甚至認為濕地是環境整治對象,而不是生態保護對象。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尤其是鼓勵民間的生態環保和自然教育,開展各種貼近市民的濕地生態保護宣傳,提升全民生態文明意識。
崇明東灘、南匯東灘已經都成為國際重要濕地,在“上海2035”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把退出來的農田變成森林和濕地,把濕地建設擺在了生態恢復的重要位置上。
而著眼于防護林體系的規劃,是通過海岸基干林帶、紅樹林、農田林網、城鄉綠化和荒山綠化等,加上濱海濕地共同構建起“綠色系統工程”。項目的預期,是建設一個著眼于生態安全的“防護林綜合體”,這些規劃善莫大焉。
我們的建議是:
1. 沿海防護林帶是一個綜合的防護體系,濕地應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加以考量;
2. 留存南匯邊攤區域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劃定保護紅線,不為完成指標毀掉珍貴的濕地生態。
無論是濕地評價體系的缺乏,還是生態保護相應法律法規的不足,都嚴重影響了濕地的生態保護。我們希望共同努力,推動上海濕地保護方面的立法進展。
在臨港地區,我們愿意提供我們的資料和知識,為這個過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